首页

Sm女王论坛网

时间:2025-05-24 04:49:04 作者:文博会观察:中国非遗产品“圈粉”海内外 浏览量:42897

  中新网红河10月7日电 题:中越边境云南绿春拉祜寨“一跃千年”

  记者 缪超

  “小时候,在森林里住窝棚,父亲打猎物,母亲采野果……”如今住在用钢筋、混凝土、砖块建成的二层小楼里,拉祜族青年王健设回忆起儿时的生活。

  今年33岁的王健设家住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平河镇大头村委会拉祜寨。这个地处中国与越南边境的拉祜族寨子,是一个典型的“直过民族”(从原始社会末期等社会形态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民族)村寨,现有33户184人。

图为云南绿春县大头村委会拉祜寨。红河州融媒体中心 供图

  过去,这里的拉祜族习惯靠天吃饭,不种粮食蔬菜、不养家禽,整天持弓弩穿梭于原始丛林中,狩猎和采摘林中野果、药材,过着原始粗放的丛林生活,基本与现代社会脱钩。

  “小时候住的窝棚是用木头、烂瓦、塑料布搭建,夏不挡雨、冬不遮风。哪里猎物多,父亲就带着我们把窝棚搬到那里,可谓是居无定所。”王健设告诉记者,窝棚里一口锅、几个破碗就是所有家当,睡觉就睡在地上,不知毛巾、牙刷为何物。

  直到14岁,王健设才开始上小学。从家到学校要走3个小时山路,他只能住校,周五回家,周天返校。为此,父亲减少了转移窝棚的次数。

  “‘王健设’这个名字还是语文老师根据音译为我起的。”读书读不明白,他读到五年级便辍学。22岁时跟着朋友远赴广州打工。从森林走向都市,让王建设感到既震撼又迷茫,“好几次走错路,上了立交桥,不知道如何下来。”

  在他外出打工的9年时间里,家乡拉祜寨发生巨变。在前些年的中国脱贫攻坚之中,当地政府投入资金,为拉祜寨平整土地,新建33套安居房。新居建好后,驻村工作队四处寻找还在深山老林游猎的拉祜人,把他们劝到寨子安居。

  搬迁只是第一步,发展产业增加收入才是重中之重。驻村工作队带领村民发展了有机茶、梯田红米、小米辣、山地鸡等特色产业。至2019年底,人均年收入达3750元,拉祜寨实现脱贫。

  2020年后,拉祜寨又因地制宜发展黑木耳、香菌等“短平快”产业。2023年人均年收入达16621元,比2019年增长343%。

  王健设在广州打工期间,每次回家都有惊喜发现:窝棚变成了小别墅,父母学会洗脸、刷牙、用电饭煲,村民收起弓弩学会了种植养殖……

  目睹家乡“一跃千年”的巨变,让王健设决定回家生活。2022年5月,他带着在广州相识相恋的女友回乡创业,带领大家发展起山地鸡养殖,以及三七、重楼等特色产业。“我们这里的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合发展种养殖业。有了特色产业,就能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完)

【编辑:李润泽】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国开行印发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总体方案

据介绍,哈尔滨市重点谋划的环哈工大、环哈工程、环黑科大、环哈兽研4个生态圈,被列入黑龙江省首批启动建设的7个生态圈之中。2023年5月,哈尔滨市政府印发了《环哈尔滨工业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方案》等4个生态圈建设方案,正式启动4个生态圈建设。全市形成了市校区协调联动、共同推进生态圈建设的工作局面。截至目前,4个生态圈共集聚各类企业13408家、创新平台275个、高层次人才1565人,转化成果1080项。

情满太空!重温习近平总书记与航天员“天地通话”

环黑科技生态圈围绕矿产资源开发、安全应急等产业,集聚各类企业456家、创新平台13个、高层次人才40人,转化成果34项。依托大学科技园,新生成科矿通防、煤科智控等企业28家。总投资1.38亿元的“碳谷大厦”年底前将投入使用,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煤炭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心。

中国常驻维也纳代表团举办美英澳核潜艇合作相关研讨会 外交部介绍情况

文化在建设可持续世界进程中的作用已经得到认可,反映在国际议程之中。北京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等方面的经验有责任与世界其他国家一同分享,这就是这个论坛如此重要的原因。(完)

广东省普宁市池尾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忠诚被查

交通枢纽最引人注目的就是10面船帆一样的建筑,它的名字叫“京帆”,寓意大运河上启航的帆船。“京帆”下巨大的公共空间,并不是传统意义的站前广场,而是集合商业休闲、时尚运动等多种功能。

世界科技工作者联合会发布“绿色低碳发展倡议”

5月2日,江苏南京,汇集了当地40多家名小吃的“超食空小吃节”在景枫中心举办,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大快朵颐欢乐过假期。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